618又来了。
近几年,每到“双11”、“双12”、“618”这样的大促节点,都不乏“为什么大促越来越多,也没那么便宜”的讨论。大促的氛围确实不如多年前,商家不再依赖大促节点冲销量,电商平台也在平日想尽办法留住消费者,淘宝、京东作为曾经的大促发起者,现在也必须要跟抖音、快手、拼多多这些后起之秀分一杯羹。
大促逐渐平淡,也有不少年轻人选择退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深燃和几位不再参加大促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退场的理由很相似,就是大促已经变味儿了。在狂热参加大促的那几年,他们有的人宁愿透支也要购物,有的人大促开始前就熬夜整理购物清单。也有人经常是“无意识”参与大促,在商家的轮番轰炸下头脑发热买了一堆东西,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忙着处理售后。还有人因为从事了相关职业,才发现大促只是商家清库存的“骗局”,而非消费者想象中的“福利”。
也正是因为曾经狂热过,他们在告别大促时才更加坚定。如今,消费需要回到本质,按需、理智、有度,大促也需要回到本质,优惠、实在、真诚。
如果不是商家促销短信轰炸,
都不知道大促来了
西桥|29岁 北京 传媒行业
几年前,我算是大促的拥趸,有一年刚工作没多久,工资几千块钱,毫无存款的时候,还刷了信用卡,买买买一堆。
之前,临近大促前,遇到想买的东西或者一些生活用品时我会等一下,先在备忘录里记录下来,到时候在大促时间段,花一个晚上,挨着一口气买了,像是在扫货一样。
以前朋友给过我建议,参加大促最省时间的方法,是到时候蹲一些大主播的直播间,就能买到性价比高的东西,有价格保障。之前我偶尔会去蹲一下,确实有种抢东西的快感,一些产品,尤其是护肤品之类的,原本我不打算买,但在主播介绍、价格优惠、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自己脑子都没有想清楚,就冲动下单了。
和会精细算账,做性价比对比的人不同,我属于比较懒的一类消费者。不会刻意去比价,想着平台都弄这么大阵仗了,这个阶段肯定会更便宜,就直接打开APP买了。
这两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促买了一些卫生纸之类的生活用品,以及一些护肤品,等我用得差不多了,再去原店家那里买,发现和当时在大促期间买的价格差不多。
这可能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有怎么去编程刻意比价,但我又不想为了比价去额外的花时间,所以我意识到,我这样佛系地参与大促,东西也没有便宜太多,意义不大,我就不参加了。
而且有的东西其实在大促前就需要买来用了,有的东西大促买太多又一直用不完,感觉自己还得成为一个生活规划师,一点也不省事,还不如平时按照生活节奏买东西。
现在我身边的朋友,参加大促的人也不多,最近特地问了一个朋友,她就买了两样护肤品,其他没怎么买。现在感受到的大促氛围越来越淡,要不是手机里各种商家发来的促销轰炸短信,我都没意识到新一轮促销又来了。
费心凑单、囤到过期,
我发现不参加大促轻松多了
木木MU|32岁 湖南 文职
往年为了参加618,我在6月初定金就已经交麻了,但今年很神奇,6月初时,我还没有因为大促花出去过一分钱,甚至都没有开始加购物车。我觉得,我好像学会了理性消费。
以前,我基本上一到大促就买很多东西,一次至少消费三千到五千元,主要是买衣服、化妆品、包包,还有囤日用百货这些。
为了参加大促,我会蹲直播间抢券、抽奖、做游戏赚红包,还会各种做凑单攻略。每到大促前那几天,我几乎每天花至少三五个小时在购物上,因为上班空闲时间多,就总是在刷购物网站,生怕自己错过什么优惠买亏了,尤其到开卖那天晚上,会一直弄到凌晨两三点,别说休息好了。
一直到去年年底,我不再迷恋大促购物了。当我买新房子装修资金紧张时,我开始复盘,看了网购账单后,立刻就被每次大促好几千块的花销吓到了。
我去翻以前的购买记录时,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没用上。低价打折凑单的衣服,有的买回来就不喜欢了,有的直接不合身,买回来之后也着实会后悔,感觉钱扔垃圾桶了。囤得最多的是护肤品和日用品,比如面膜,上百片的囤,结果因为懒,根本用不完,有一次囤防晒喷雾囤了4瓶,两瓶放在柜子里我自己都忘了,找出来已经过期了。
我有好几个朋友都爱在大促节点时买东西,但是现在,我会告诉她们理智一点,囤货的东西不用买太多,打折的衣服也想想清楚再下单。
因为我发现大促前费劲心思琢磨买买买,“机关算尽”到头来有些东西和平时活动价格差不多,关键是就算优惠一些,也需要多买,增加了收纳负担不说,买多了还可能到过期都用不完。还有做那些所谓赚红包游戏,很费时间精力。钱没赚多少,买得反而更多了,得不偿失。
我现在觉得,不去做这些轻松多了。钱在自己口袋里才是最不吃亏的,买得越多不一定是省得越多,反倒可能浪费得越多,大促也不是不买,只会适量购买当下马上就会用到的必需品。
我网购也越来越趋于理智了,遵循的一个大原则就是从需求出发,不被物欲绑架。只能说现在的网络环境我们太容易被商家创造需求了,还是理性消费、多存钱吧。
得知商家促销的内幕后,
我放弃了“薅羊毛”
林林|24岁 北京 广告行业
连续参加618四年了,今年是我第一次“放弃”。
一直以来,我都不是那种花钱大手大脚的人,甚至刚上大一时,我都不知道“双11”是什么意思,后来还是大学室友和我普及的,更别提参加“购物节”“消费节”这类活动了,但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成了其中一员。
我记得特别清楚,室友在宿舍群里拉人帮忙凑单、相互“砍一刀”,安利哪家最便宜、折扣力度最大......每天这种消息特别多。
虽然自己之前没参加过相关活动,但那种热闹氛围,以及能够薅羊毛的心理,让我迅速融入了她们,和大家一起囤化妆品、衣服、各种小样......大学四年大促期间,自己平均的开支在2000元左右,购买的东西比较杂,既有纸巾、口罩等便宜小件,也有彩妆、首饰等价格相对高一点的东西。
这些年参加大促时最深刻的感受是,当时往购物车里放东西时很爽,但付款后的日子就很难受,一是莫名花了很多钱,导致当月甚至下个月都处于“吃土”状态。二是将近一个月,退换货以及快递等问题,让我一直和客服“博弈”,也不是后悔买了产品,而是收到的东西要么不合适,要么质量差,要么确实囤多了。我记得特别清楚,毕业收拾行李时自己才发现,还有很多两三年前大促时囤的东西没有用,我当时就拿着一个大麻袋,把这些东西全都装进去,扔了。
去年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他们的主营业务是产品营销策划。我开始逐渐了解品牌是如何在大促中设立各种“噱头”,如何把仓库里卖出不去的产品,换个方法卖出去的,那时我意识到,自己还是太年轻,原来一直被商家骗了。
其实tKkGIFYzM大家如果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大促期间有的商品并不便宜,甚至在扣除各种优惠后,价格还要高于平常。总之,买的没有卖的精,不管“双11”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多么诱人,最后获利的一定是平台和商家。
当然,不参加618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工作后自己租房,本身钱就比较紧张,而且身边少了很多积极参与促销活动的朋友。感觉大家今年攒钱、省钱的欲望超过了购物的欲望,我有很多朋友主张,不入手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非常喜欢的东西,也不会等到618、“双11”再去买,而是立刻下单。
我觉得,参加大促活动无可厚非,毕竟有些羊毛是真的可以薅到的,但需要理性参与。哪怕近两年,大家都捂紧钱包度日,不那么冲动消费了,但现在直播带货等形式盛行,主播们会玩各种花样劝你“买买买”,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能不买就不买,需要的东西也不要囤太多。
曾经宁愿“透支”也要参加大促,
看破真相后决定错峰购物
李杨|26岁 北京 互联网
我应该算是各种大促曾经最忠实的消费者。
我上学的时候“双11”是真的便宜,本来生活费就有限,等到大促的时候买点东西还是很划算的。我记得当时还会有很小的淘宝店自己在“双11”或618的节点搞大促,因为他们参加不起平台的大促,所以干脆自己打折。那时候我和朋友还会蹲点抢便宜的化妆品,参与感很强,又真的省下了钱。
后来大促慢慢开始走下坡路,但我还是喜欢在大促买东西。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我刚刚工作,手里还没什么钱,租房、添置家具各种事情占用我很多资金了,但又刚好喜迎“双11”,我就用花呗买了AirPods,因为觉得自己有还款能力,大促又便宜,不想错过。
不过,那时我就发现大促越来越难了,要算数学题,还要多方比价,甚至还要做任务赚金币。我记得有一年我和朋友组队赚币,到后来确实减了不少钱,但是整体算下来跟我平时单独买的价格差不多。想到占用了那么多时间,就觉得很不值。
2021年的“双11”和618,我还买了不少东西,护肤品、日用品、衣服等等,总共花了将近两万块钱。去年“双11”我一下就熄火了,一方面是当时在生病,没什么心情买,还有就是除了卫生巾,我上一年囤的所有东西都没用完。激怒我的是,有一款精华,明明不适合我,但因为大促便宜,我买回来结果过敏。我当时又马上要搬家了,看到自己囤的一屋子破烂,心情很糟糕,觉得自己一直深陷大促陷阱而不自知。
今年年初我换了工作,也以此为契机复盘了自己的消费观。我发现对于独居人士来说,其实没必要去凑大促的热闹。因为现在大促讲究套货组,要么你就和别人拼单,要么你就囤货,但是就算是卫生纸,独居人士都不需要买那么多。我后来发现很多旗舰店偶尔会发券,日化用品也经常参加促销python,根本不需要凑大促的热闹。再者,衣服鞋子的品牌也很少参与大促了,有时候商场卖得还比线上便宜。
我也越来越发现,只有在你最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买它才最便宜,囤货放在那里不发挥价值,它就是贵的,因为占用了资金。今年我连卫生巾都不在618买了,在这之前我就下单了,也没关注后续是否有活动。要按照往年的习惯,我一定会首先问客服接下来有没有促销,再选择要不要等。
618前期,好几个美妆品牌的客服给我打电话、发短信,我都不为所动。我也观察了一下,很多店都不参加满减了,而是自己发券,我有一种感觉,上学时参加大促那种自由的氛围又回来了。虽然现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便宜了,但主动掌控购物权的感觉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