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ChatGPT刮起科技热潮,各行各业都不免受到影响。相比B端的神仙打架,C端对于AI会否替代人类的担忧显得更加接地编程客栈气。
(相关资料图)
而在蓝色光标全面停用文案外包的消息出现之后,这种情绪达到了高潮。原以为创意类工作拥有更强的不可替代性,没想到最先失业的人竟然是文案。
01#
蓝色光标全面停用文案外包,
内容行业危机提前?
4月12日,网上疯传一张邮件截图,其上显示知名公关及广告服务商蓝色光标华东区总部运营采购部下发邮件称:
为了遏制核心能力空心化的势头,也为了给全面拥抱AIGC打下基础,即日起,管理层决定无期限全面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相关外包支出。
根据“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当天消息,有媒体就此事致电蓝色光标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邮件内容属实。但对于AIGC(生成式AI技术)工具的应用细节,该工作人员称无法立刻回应,建议发邮件咨询。
除了华东地区的邮件截图,北京蓝色光标android的通知邮件截图也在随后流出,内容大致相同。其中提到:
邮件中涉及的相关岗位人员,包括设计、策划、文案等,一时间都慌了——失业来得这么突然?
而邮件截图出现的另一个重点,“即日起,全面禁止产生任何新的外发外包。运营采购部不再审核任何新的采购订单、支出单;已经审核完毕的也全面暂停支付。停付时间不设具体期限。”让蓝色光标被质疑是否有借AI“赖账”的嫌疑。
网友们对蓝色光标全面停用文案外包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将“再造一个新世界”,也有人嘲讽这是“外包给微软AI”。
但不管网友对蓝色光标此举有多少争议,其股价应声而涨。4月13日,蓝色光标的股价强势涨停,在前日收盘价8.7元的基础上,最高涨至10.33元,收于9.55元,单日上涨9.77%。
更值得注意的是,蓝色光标今年累计涨幅达89.11%,创造近9年来最佳表现。这份成绩的背后,是蓝色光标开始重点布局AI的几个月。
图源:百度股市通
蓝色光标全面停用文案外包,对于行业的冲击力或许暂未真正展现出来,但连资本市场都为之侧目,其释放的信号便不容忽视。
02#
谁也拦不住AI了
实际上,蓝色光标的一系列“拥抱AI”的行为早有迹象。
4月11日,蓝色光标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
同时,蓝色光标还表示已获得微软云官方AI调用和训练许可。目前微软云上线的是OpenAlChatGPT(GPT-3.5)的相关服务,当微软部署完成GPT-4的相关服务后,蓝色光标即可同步使用。
从官宣和微软合作,到传出停用文案外包的消息,不过短短一天时间。这也再次给了相关创意从业者暴击——AI入侵并对工作造成影响的速度远超想象。
更早一些时候,蓝色光标就已经提升了谈及AI布局的频率,三月以来更是动作频频:
可见,蓝色光标宣布全面停用外包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在经过草蛇灰线的布局后的选择。
从截图的邮件来看,蓝色光标宣布全面停用外包的原因主要包括遏制核心能力空心化的势头和全面拥抱AIGC。这意味着,AI对于蓝色光标来说,既是盘活内部的生产助推器,也是应对外部AI爆火大环境的准备动作。
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是蓝色光标对AI的定位——一个能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工具。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利用AI取代部分人工,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降本增效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对于去年财报表现不佳的蓝色光标而言更是缓解焦虑的必要路径。
根据蓝色光标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报,全年达成超360亿的总体营收,较2021年依旧有所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000万元–22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销售毛利率连年下降。
再加上广告主的推广费用连年不振。央视市场研究(CTR)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及国家广告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2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营销推广费用上升的广告主占比相比前一年明显减少,费用下降的广告主占比增加。
重重业绩压力之下,哪怕冒着被嘲核心竞争力可能被AI替代的风险,蓝色光标也不得不拥抱AIGC。而在这高调的背后,还有无数涉及AIGC的数字营销公司股价大涨,并纷纷在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称将在AIGC上加大投入。
近年疯狂的创意外包被按下暂停键,这是迟早的事。因为AI已经拦不住了,唯有溯流而上。
值得注意的是,蓝色光标事件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广告营销行业。根据“广告门”了解到的信息,不少甲方已经开始尝试和养成自己的AI能力。这或许会加剧AIGC对部分基础工作的替代,也会进一步缩小甲方的营销预算。
但正如B站UP主的“停更潮”,停更是真的,停更潮是假的,AIGC对内容行业的冲击力是存在的,由此造成的失业潮却是假的。因为AI技术水平显然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取代内容工作者的程度,其用来输出基础文本或许可行,叠加了人文或者创意的内容则仍然需要人工处理。
此外,还有网友直言,打工人能接受甲方的反复,AI可不一定会惯着脾气
。
只是毋庸置疑,AI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正在扩大,并以此前想象不到的方式和速度席卷而来。面对这种难以逆转的大势,内容从业者与其争论会否被替代,不如正视并利用好技术,让它成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部分python,实现个人工作的降本增效。